强信心 看发展|静宁老果园焕新颜开启果农增收钥匙
发布日期:2025-07-21 08:41 来源:静宁县融媒体中心
盛夏时节,走进静宁县双岘镇团庄村的矮化密植产业园,一排排果苗迎风挺立,焕发生机。
之前,这里还是一片沉寂已久的老果园,今年年初,由双岘镇政府主导,村“两委”班子统筹推进,组织志愿者全程参与,从挖除老树、土地重整到精心备栽、科学种植,开启了600余亩老果园改造的历程,这一举措,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,更让村民看到了产业增收的希望。
老树挖除后,土地重整随即展开,先由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残留的旧地膜、杂草根茎,杜绝病虫害滋生隐患,紧接着用大型机械对地块进行深翻,将板结的土壤疏松透气,最后精细平整,形成连片规模的种植园。

为防范鼠害这一果树种植“老难题”,镇村干部采用防鼠网防护技术——在树坑四周铺设防鼠钢丝网,既能阻挡田鼠啃食根系,又不影响土壤透气和水分渗透。“往年新栽树苗成活率总受鼠害影响,今年有了这层‘防护网’,至少能提高20%成活率。”双岘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胡康乐介绍。
栽种一结束,洒水车一轮又一轮的浇水,清澈的水流顺着水管直达每棵树苗根部,帮助树苗度过了干旱期。“今年新种植的苗木是新品种的秦观和瑞雪品种,苗木质量好,栽植标准高,浇水次数多,果树的成活率较好,成活率高达98%以上了。”双岘镇团庄村村民马继龙高兴地说。
树苗栽种完成后,果园的精细化管理随即跟上。管理中先在果树根部周围铺设地布,以此抑制杂草生长、减少土壤水分蒸发,同时保持土壤疏松透气,为果树根系生长筑牢基础;随后在行间套种豆类作物,有效利用土地空间增加群众经济收入。为减少虫害对新栽果树的侵扰,镇村干部号召果农悬挂沾虫板,这些颜色醒目的沾虫板利用害虫的趋黄等特性,能有效诱捕蚜虫、粉虱等多种害虫,既避免了大量使用化学农药,又能及时监测虫情,为果园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

“今年挂块板子就能粘虫子,政府还免费提供,这办法真不赖!”团庄村果农纷纷笑着说道。
据悉,镇政府还建立了“周巡查、月监测”制度,邀请果业技术人员定期查看果树生长情况,记录“一树一档”生长档案,动态调整管护方案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完善配套设施,开展技术培训,让新果园切实成为群众的‘致富园’。同时,将团庄村的改造经验在全镇推广,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”双岘镇党副委书记白晓斌介绍。
静宁县坚持做强苹果特色优势产业,通过更新改造稳面积,把老果园改造作为稳定产业规模、促进品种优化的关键举措,今年实施老果园改造2万亩,其中挖旧建新1.1万亩,技术改进0.9万亩,集中打造了威戎镇武家塬村、新店乡新店村等500亩以上示范点8个。改造过程中,在坚持以“成纪1号”红富士等品种为主导地位的基础上,积极布局瑞雪、秦脆、静宁1号等新优品种,打造余湾乡王坪村等瑞雪高新示范园7处,着力形成多品搭配、错峰上市的品种结构竞争优势。